主題

總會會長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在1830年成立以來,有16位男士曾擔任總會會長。後期聖徒認為這些人是先知,是接受來自神的啟示的人。他們每一個都擁有獨特的才能和天賦,在他們在任期間幫助教會進步,並為教會未來的成長打好基礎。

第一任總會會長約瑟‧斯密是從施洗約翰及三個基督的使徒──彼得、雅各和約翰那裡接受權柄去帶領教會。彼得、雅各和約翰亦從耶穌基督那裡獲得同等的「權力和權柄」(路加福音9:1。這些人以天使的姿態出現,並將聖職授予約瑟‧斯密。其後同樣的聖職權柄繼續不斷的傳承下來,直到今天現任的教會會長,多馬‧孟蓀。

以下是每位總會會長的簡歷。

 



 

約瑟‧斯密

{nb}擔任會長年份:1832年至1844年
{nb}出生日期:1805年12月23日
{nb}死亡日期:1844年6月27日

{nb}於1805年12月23日出生於佛蒙特州夏隆鎮,小約瑟‧斯密是{nb}
{nb}老約瑟‧斯密和露西‧麥克十一個孩子中的第五個孩子。他在佛蒙特州家庭式的{nb}
{nb}農場上工作,後來他們搬遷到紐約州西部。1820年在紐約州拋邁拉,{nb}
{nb}約瑟‧斯密在異象中看見父神和耶穌基督。藉著啓示,他翻譯和出版了摩爾門經。在1830年4月6日他組織了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並接受啓示去帶領教會。在他的領導之下,後期聖徒在俄亥俄州、密蘇里州及伊利諾州建立了社區。在1844年6月27日,約瑟‧斯密和他的兄弟海侖在伊利諾州卡太基被一班暴徒殺害。

欲更深入了解約瑟‧斯密的生平事蹟, 請按這裡。

{nb}

百翰‧楊

{nb}擔任會長年份:1847年至1877年
{nb}出生日期:1801年6月1日
{nb}死亡日期:1877年8月29日

{nb}百翰‧楊於1801年6月1日在佛蒙特州的惠亭翰出生。1835年,即在
{nb}他加入教會三年之後,蒙召喚到十二使徒定額組
{nb}。身為約瑟‧斯密的繼承人,在1846至47年間,他帶領成員西遷至洛基山脈並建立了鹽湖城。在1847年12月27日,他獲支持為本教會的總會會長。身為教會的總會會長及猶他州的州長,他把猶他州及美國西部地區建立為後期聖徒的定居地。在他的指導下,聖殿開始在猶他州的鹽湖城、聖喬治和洛干等地興建。他把電報及鐵路帶到猶他州,並鼓勵後期聖徒間的合作業務關係。在1877年8月29日,他在鹽湖城逝世,擔任了總會會長將近30年的時間。

欲更深入了解百翰‧楊的生平事蹟,請按這裡。

{nb}

約翰‧泰來

{nb}擔任會長年份:1880年至1887年
{nb}出生日期:1808年11月1日
{nb}死亡日期:1887年7月25日

{nb}約翰‧泰來於1808年11月1日出生於英格蘭的威斯特莫蘭的明索浦。在1832年,他移民到加拿大多倫多,他是一個桶匠,亦在衛理公會兼任傳道人的工作。他與妻子莉諾拉在1836年加入教會。兩年後他成為使徒,並與約瑟‧斯密及百翰‧楊有密切關係。約翰‧泰來陪伴約瑟‧斯密直到伊利諾州的加太基。在1844年6月當約瑟‧斯密被殺時,他亦受到重傷。在1880年10月10日,他獲支持為教會的總會會長。在他領導教會期間,泰來會長在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加拿大及墨西哥建立了摩爾門殖民地,負責監督世界各地推行為兒童而設的初級會計畫,並把無價珍珠列為經文。約翰‧泰來於1887年7月25日逝世於猶他州凱西鎮。

{nb}

惠福‧伍

{nb}擔任會長年份:1887年至1898年
{nb}出生日期:1807年3月1日
{nb}死亡日期:1898年9月2日

{nb}惠福‧伍於1807年3月1日出生及成長於康乃狄克州,他經營{nb}磨坊維生。在1833年,他加入教會,曾經兩度傳道,並在1839年蒙按立為使徒。身為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他完成了另外四次傳道工作,獲任命主領猶他州聖喬治聖殿,亦擔任教會歷史紀錄員六年。在1889年4月7日,他獲支持為總會會長。在他指導教會期間,他奉獻了在猶他州的鹽湖城聖殿和曼泰聖殿、督導家譜學會成立、並重新強調歷史記錄保存的價值。在1890年,通過許多沉思和祈禱後,伍會長獲得了啓示,即後期聖徒應該停止實行多重婚姻。在1898年9月2日,他在三藩市去世。

{nb}

朗卓‧舒

{nb}擔任會長年份:1898年至1901年
{nb}出生日期:1814年4月3日
{nb}死亡日期:1901年10月10日

{nb}朗卓‧舒於1814年4月3日出生在俄亥俄州的曼圖阿。年輕時,他{nb}{nb}希望成為希伯來文和{nb}神學學徒,這促成他後來在1836年加入教會。他在1898年9月13日成為總會會長之前,曾擔任傳教士及使徒。他幫助教會從之前幾十年的挑戰中恢復過來。他擴大了傳教士的工作,並藉鼓勵成員支付什一奉獻而穩定了教會的財政。身為在20世紀初的總會會長,他為後期聖徒的歷史展開了新的一頁。舒會長於1901年10月10日於鹽湖城逝世,終年87歲。

{nb}

約瑟F.‧斯密

{nb}擔任會長年份:1901年至1918年
{nb}出生日期:1838年11月13日
{nb}死亡日期:1918年11月19日

約瑟F.‧斯密於1838年11月13日出生在密蘇里州的遠西城。在1844年,他的爸爸海侖‧斯密與他的叔叔約瑟‧斯密一同殉教。在1848年,年輕的約瑟F.‧斯密幫助他母親瑪麗‧斐亭‧斯密遷移至猶他州。從1865年到1874年,他在猶他州的地區立法機關服務,亦多次參與傳道服務,並於1901年10月17日成為教會的總會會長。雖然帶領教會迎接20世紀,約瑟F.‧斯密仍不忘去幫助聖徒對早期教會歷史有更好的瞭解。他努力教育大眾認識本教會,並在紐約州、密蘇里州和伊利諾伊州建立教會重要歷史景點、興建訪客中心及擴大教會傳教士工作及教育機構。約瑟F.‧斯密在任17年之後,於1918年11月19日在鹽湖城逝世。

{nb}

禧伯‧郭

{nb}擔任會長年份:1918年至1945年
{nb}出生日期:1856年11月22日
{nb}死亡日期:1945年5月14日

{nb}禧伯‧郭於1856年11月22日生於鹽湖城,他由寡婦媽媽拉結‧郭養育成人。當他15歲時,已經擁有很成功的生意事業。十年後,他蒙召喚到十二使徒定額組,服務了37年。在1918年11月23日他成為總會會長之後,奉獻了三座新的聖殿,發展了福利計畫,並幫助後期聖徒克服二次大戰的困境。他的營商經驗使他能夠把教會組織和程序現代化。他在傳道方面的成效,包括廣泛演講活動和與國際商界領袖間的友誼,將教會帶到國家關注之中。禧伯‧郭擔任27年總會會長,在1945年5月14日在鹽湖城逝世。

{nb}

喬治‧斯密

{nb}擔任會長年份:1945年至1951年
{nb}出生日期:1870年4月4日
{nb}死亡日期:1951年4月4日

{nb}喬治‧斯密於1870年4月4日生於鹽湖城。他的父親約翰‧亨利‧斯密及他的祖父喬治A.‧斯密都曾擔任總會會長的諮理。當他受聘於猶他州聯邦國土局時,33歲的他蒙召喚到十二使徒定額組。儘管他體弱多病和視力受損,他擔任教會領袖仍是表現傑出。他在1945年5月21日成為總會會長。他組織了教會大規模的人道救濟工作,協助在二次大戰後的歐洲,並在後期聖徒中設立了童軍運動。他於1951年擔任總會會長六年後,在他的第81個生辰,即4月4日,於鹽湖城逝世。

{nb}

大衛奧‧麥基

{nb}擔任會長年份:1951年至1970年
{nb}出生日期:1873年9月8日
{nb}死亡日期:1970年1月18日

{nb}大衛奧‧麥基出生於1873年9月8日,青年時期在猶他州亨次維度過。他就讀於韋伯支聯會學院和猶他大學以準備他在教育方面的職業生涯。當他接受完正式教育和完成傳道工作後,他和他求學時的戀人愛瑪‧雷格斯在1901年結婚。五年後當他32歲時,他蒙召喚為 使徒,隨後他在1951年4月9日成為了教會的總會會長。他擴大了教會全球性的傳道事工,而在他督導教會期間,第一個美國以外的支聯會正式成立,他再次強調家庭生命和教育的價值,藉以鞏固教會的成員。在十二使徒定額組服務44年及擔任總會會長19年後,大衛奧‧麥基於1970年1月18日在鹽湖城逝世,享年96歲。

{nb}

約瑟‧斐亭‧斯密

{nb}擔任會長年份:1970年至1972年
{nb}出生日期:1876年7月19日
{nb}死亡日期:1972年7月2日

{nb}約瑟‧斐亭‧斯密是約瑟F.‧斯密的兒子,他於1876年7月19日出生於鹽湖城,並以一生為教會服務。在接近四分之三個世紀的時間,他曾擔任傳教士、教會歷史紀錄員、猶他州家譜學會會長、鹽湖城聖殿會長、使徒及總會會長。他於1970年1月23日以93歲之齡,成為本教會的總會會長。身為敎會著作最多的作家,約瑟‧斐亭‧斯密的眾多書籍及文章有助教育很多世代的後期聖徒,有關教會教義及歷史。在他督導教會期間,傳道事工開始成長,並奉獻了奧格登和普柔浮聖殿,教會的雜誌亦得到整理。斯密會長於1972年7月2日在鹽湖城的家中逝世。

{nb}

海樂‧李

{nb}擔任會長年份:1972年至1973年
{nb}{nb}出生日期:1899年3月28日
{nb}死亡日期:1973年12月26日

{nb}海樂‧李於1899年3月28日在愛達荷州克利夫頓鎮出生,並曾在教育界、商界和政府部門工作。身為在大蕭條期間的支聯會會長,他發起了一項自給自足和救濟的計畫,這計畫繼而發展為教會的福利服務計畫。在1941年他接受了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召喚後,他繼續在福利服務的計畫上努力,發起了組織性的改變,增強了教會總部和全球後期聖徒會眾之間的協調。這些改變幫助教會準備好迎接在接下來數十年間教會的急速成長及擴張。在1972年7月7日,他成為教會的總會會長。在他短短的18個月的任期內,他探訪過很多地方。李會長於1973年12月26日在鹽湖城逝世。

{nb}

賓塞‧甘

{nb}擔任會長年份:1973年至1985年
{nb}{nb}出生日期:1895年3月28日
{nb}出生日期:1985年11月5日

{nb}賓塞‧甘於1895年3月28日出生於鹽湖城,在亞利桑那州塔求長大。完成傳道工作後,他和嘉美娜‧艾寧結婚,並在亞利桑那州沙佛定居,並養育和照顧他的家庭,和經營保險業務。在1943年,他蒙召喚為使徒,當他克服了非常嚴重的疾病後,在1973年12月30日,在78歲之齡,成為了本教會的總會會長。在教會一個充滿生氣和急速增長的時期,他帶領教會充滿活力和決心地向前推進。他在任的12年間,運作中的聖殿數目增加了一倍,傳教士的數目亦增加了百份之五十,而聖職亦伸延至全體的配稱男性成員。甘會長於1985年11月5日在鹽湖城逝世。

{nb}

泰福‧彭蓀

{nb}擔任會長年份:1985年至1994年
{nb}出生日期:1899年8月4日
{nb}死亡日期:1994年5月30日

{nb}泰福‧彭蓀於1899年8月4日出生於愛達荷州惠特尼郡,在他的家族農場中學習到辛勤工作的原則。他在英國傳道。歸國後與芙蘿拉‧阿密臣在1926年結婚。他接受農業方面的教育,接著在行業內擔任過許多重要職位。當他身為使徒──即1953年至1961年艾森豪威爾為總統時,他亦在美國內閣擔任農業部長。在1985年11月10日,他成為本教會的總會會長。他強調每天研讀摩爾門經、傳道事工及福音教導的重要性。儘管他的身體逐漸轉弱,在他的管理下教會持續增長,奉獻更多的聖殿,傳道事工擴展至全世界,特別是在東歐地區。彭蓀會長於1994年5月30日在鹽湖城逝世,享年94歲。

{nb}

豪惠‧洪德

{nb}擔任會長年份:1994年至1995年
{nb}出生日期:1907年11月14日
{nb}死亡日期:1995年3月3日

{nb}豪惠‧洪德於1907年11月14日出生於愛達荷州波夕,在他年輕時已熱愛音樂。中學畢業後,他的樂隊「Hunter’s Croonaders」乘坐SS傑克遜總統號巡迴演出了5個月,使他有機會看到許多亞洲的異國風情景點。在1931年,他和克萊拉‧傑夫斯結婚後,為了獲得更穩定的家庭生活,他放棄了他的音樂事業。洪德會長開始修讀法律,隨後在加州更成為出色的律師。在1959年他蒙召喚為使徒,服務35年後,當時86歲的他,於1994年6月5日成為本教會的總會會長。在他短暫的任期裡,他鼓勵教會成員變得配稱並參與聖殿教儀,這為隨後十年聖殿的數目增加打好基礎。若他的健康狀況許可,他會經常出訪。他奉獻了兩間聖殿,並主持了約瑟‧斯密和海侖‧斯密殉教150週年紀念。在1995年3月3日,洪德會長於鹽湖城逝世。

{nb}

戈登‧興格萊

{nb}擔任會長年份:1995年至2008年
{nb}出生日期:1910年6月23日
{nb}死亡日期:2008年1月27日

{nb}戈登‧興格萊在1910年6月23日出生於猶他州鹽湖城。當他從猶他大學畢業後,他蒙召喚在英國傳道。當他傳道回來後,便展開其終生的教會服務。在1961年他蒙召喚為使徒之前,他曾在教會電台、教會公關部及教會文獻處擔任執行秘書。在1995年3月12日他成為總會會長之前,他曾經擔任甘會長、彭蓀會長及洪德會長的諮理。在他督導教會期間,他在教會的歷史裡指導了最大規模的聖殿建設計畫,並建立了永久教育基金去幫助年輕的摩爾門教徒在發展中國家獲得教育,並變得有能力自給自足。他到訪世界各地與後期聖徒會面,鼓勵他們與新歸信者聯誼,及和其他宗教的成員做朋友。透過電視訪問節目和全國的新聞出版刊物,他增加了傳媒對教會的關注及提升了教會的公眾形象。興格萊會長於2008年1月27日在鹽湖城逝世。

{nb}

多馬‧孟蓀

{nb}擔任會長年份:2008年至今
{nb}出生日期:1927年8月21日

{nb}多馬‧孟蓀於1927年8月21日在猶他州鹽湖城出生。
{nb}他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時服役於美國海軍。在
{nb}1950年,即22歲時,他蒙召喚為主教,而5年後他蒙召喚到
{nb}支聯會會長團中服務。在1959年至1962年間,他在
{nb}教會位於安大略省多倫多的加拿大傳道部擔任傳道部會長。在1963年,當他36歲剛從加拿大回來後,他蒙召喚到十二使徒定額組。他在2008年2月3日成為總會會長之前,曾擔任泰福‧彭蓀會長、豪惠‧洪德會長及戈登‧興格萊會長的諮理。

欲更深入了解多馬‧孟蓀會長的生平事蹟,請按這裡。

風格指南註釋:當報導有關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時,請在文中首次出現時使用教會的全名。如需要更多關於使用教會名稱的資料,請到網站 風格指南.